為下一代設計的集裝箱基地,臺灣教育培訓創業均可的集裝箱建筑
曾經是世界前三大貨運港的臺灣高雄港,每年約有20萬個貨櫃除役,那到底這些貨櫃登陸後都去了哪裡?【而上建築】是臺灣的一家建築公司,賦予了退役後的貨櫃重生的機會,將其改造為建築運用在居住、教育、醫療、商業等。與其說貨櫃建築是一股熱潮,他們認為它更應該是這個時代對環境的反思。
高雄KUBIC集盒
日期:2016
地點:高雄市苓雅區
業主:高雄市政府都發局
面積:1440㎡
工程經費:1300萬元
多元、實驗性的城市空間創新實踐方式。藝術、技術、科技、農業、共享經濟或產銷模式等創新產業,建立跨界整合基地,提供實踐夢想的舞臺,帶動都市再生與城市創新的豐沛能量。
屏東青年P基地
(53個貨櫃 - 亞洲最大創業聚落)
日期:2015-2016
地點:屏東縣 屏東市
業主:屏東縣政府
面積:1890㎡
工程經費:2000萬元
屏東青年P基地青年創業中心以airport為概念,標榜「青年創業,夢想起飛」,也呼應附近的空軍機場。而貨櫃的使用,呼應了創新、創業、創意的主軸。
商業空間設計·泮咖啡
退役的長貨櫃,面向湖面優美景色的大片透明落地窗,打造成的悠閒的咖啡廳,強調建材環保與節能,從源頭的設計到末端回收,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時也保留建地中心的樹木,讓綠意盎然, 非常值得造訪的好去處。
2015高雄貨櫃藝術節-種子方舟
日期:2015-2016
地點: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
業主:高雄市美術館
面積:65㎡
工程經費:180萬元
移動宅·而上心品
一個屬於自己的6坪小宅,透過貨櫃易移動的特性,隨處可擁有獨享空間,輕鬆入住時尚居の小品。
移動宅·Jane House
利用特殊介面工程打造一家人的度假小屋,11坪的居住空間,在享受生活的同時讓建築輕輕碰觸土地,友善環境,沉浸大自然的悠閒時光。